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

MMC和SD1.0 的規格

MMC3.31版及以前(以3.31代表):工作頻率20MHZ,有7個接點,其中第一腳不使用,
扣除其他工作腳位,只有一腳負責資料傳遞(也就是1bit),最大傳輸率2-3MB/S,
是推出當時全球第一張最小的記憶卡。

SD1.0/1.1:採用原MMC接腳定義,除了原本的1bit,還有未使用的第一腳,
再加入8、9腳(第9腳在第1腳旁邊,順序為912345678),共四位元,理論上,
相同工作頻率下,傳輸率為MMC的四倍,
並加入機械式防寫開關(由設備讀卡端轉為電氣特性),是用以取代MMC卡,而非相容,因此刻意劃分,所以設計要比MMC厚。

至於能不能同時支援SD/MMC卡,則視讀卡端晶片設計,拜市場需求所賜,
(因為MMC卡雖舊,在當時卻相當昂貴)
數位設備只要使用可以偵測信號腳的晶片,即可以讓兩種卡可以"相容"使用。
直接採用SD的解碼晶片(也就是只支援SD但不支援MMC)設備則可以降低成本。

MMC4.0/4.1:以既有的4bit再加入4bit共8位元、13腳(9+4),工作頻率26/52MHZ,雙電壓,最低80X起跳(我個人實際測試得到的數據),理論上,最快可達345倍速,最大傳輸率52MB/S,到今天為止,是目前所有已發表的記憶卡當中,速度最快的記憶卡,且可以選擇性工作於8bit/4bit/1bit,完全相容於SD卡及舊版MMC卡。

另外,4.X版的MMC已正式命名為MMC+PLUS,4.X版的RS-MMC則為MMC MOBILE,
再加上MMC micro,MMC族共有5種卡,SD則是加上miniSD、microSD(更名前為T-flash)共3種。

在此一提,許多人把防寫開關跟著作權保護機制(CPRM)混為一談,
此機制是,加入CPRM(不知道有沒有拼錯)的記憶卡可以讀、寫,
一旦複製,則複製出來的檔案會產生錯誤,跟防寫開關完全無關。
MMC卡在SD發表加入著作權保護機制中期、MMC4.X之前,也已加入CPRM,
同樣支援著作權保護機制,但仍不支援防寫開關。

有 CPRM 的記憶卡
一般的讀卡機、相機用起來是沒有感覺的
例如現在市面上的 Panasonic SD 卡就都有 CPRM 的功能
但是有誰聽過把 Panasonic SD 卡的相片拷貝出來結果不能看的... :p

CPRM 是透過特定的 AP 寫入的檔
(記憶卡目前只有 Audio 能透過 CPRM 加密)
只能透過特定的 AP "正確"讀出或播放
如果不透過特定的 AP 讀出來的檔案只是一堆亂碼
要播放也無法播放
一般的讀寫並不會被 CPRM 功能所影響 只有在欲加密的檔案進行轉檔之後才有防拷功能,
且只能在支援CPRM的設備上播放。

目前SD協會部分會員的SD設備產品未來會加入這功能,
市面上已經有這類產品了,購買的設備都會附上轉檔程式光碟,
我自己也買了一台,個人創作便可以透過加密,
也可以把拷來的MP3加入防拷,可供他人閱讀(播放)卻不會被任意複製、修改。
以後,也會加入影像部分,讓電影也有防拷。

另外,根據協會規定,只要出廠的SD卡,皆須加入CPRM,
若使用者手上的SD卡沒有該功能,則是製造商在不願多負擔註冊權利金或其他因素下,偷跑的情形。

沒有留言: